中國日報11月14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在馬尼拉出席第20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并作重要發言。發言全文如下:
在第20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的發言
(2017年11月14日,馬尼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尊敬的杜特爾特總統,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第20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菲律賓政府為會議所做的精心準備和周到安排表示誠摯感謝。
10+3合作發端于亞洲國家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之際,今年恰逢20周年。20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0+3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逐步拓展,成為亞洲地區架構最完善、成果最顯著的合作機制之一,為促進東亞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世界經濟出現向好勢頭,全球貿易投資止跌回升,國際金融市場總體穩定,中日、中韓關系出現改善勢頭,為10+3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世界經濟復蘇冷熱不均,“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也給10+3合作帶來了挑戰。中方期待本次會議進一步凝聚共識,傳遞出我們堅定支持區域一體化、推動建設東亞經濟共同體的積極信號,造福地區國家人民,也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各位同事,
本次會議是10+3合作20周年紀念峰會,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20年來,我們堅持以共同發展為核心,東亞地區經受住了兩次金融危機的洗禮,成為世界上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去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我們堅持以區域一體化為方向,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東盟共同體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實現升級,中韓高標準自貿區建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邁出堅實步伐。我們堅持以務實合作為動力,24個領域的合作取得積極成果,打造了清邁倡議多邊化、大米緊急儲備、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東亞論壇等一大批旗艦項目。我們堅持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形成了以領導人會議為核心,以部長會議、高官會、大使級會議等為支撐的合作體系。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并發揚光大。
構建東亞經濟共同體是10+3合作的戰略目標之一,符合地區國家人民的長遠和根本利益,當前面臨天時、地利、人和的難得機遇,應不失時機向前推進。中方主張,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要秉持“一個宗旨”,即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實現融合發展和共同發展;堅持“兩個原則”,即堅持東盟的中心地位,堅持協商一致、開放包容、照顧各方舒適度的“東盟方式”;推進“三個層面合作”,即以10+3合作為主渠道,以東盟與中、日、韓三組10+1合作為基礎,以中日韓、瀾滄江-湄公河、東盟東部增長區等次區域合作為有益補充,使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始終走在健康、穩定、可持續的道路上。
今年6月,中方在長沙主辦第15屆東亞論壇,與會官產學界代表就推進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進行了探討,并制定了“東亞經濟共同體藍圖”概念文件。中方認為,我們可以借鑒東盟共同體建設經驗,制定東亞經濟共同體藍圖,確定建設目標、量化指標、實現路徑和時間表,從共識最多、基礎最好的領域做起,逐步擴大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讓各國從合作中受益,不斷增強建設東亞經濟共同體的信心和動力。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大力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逐步向單一市場邁進。去年10+3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8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1/4,其中近40%是區域內貿易,還有很大的潛力。各方應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提高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打造相互依賴的區域貿易鏈條,更大程度激發地區開放發展的活力和潛能。中方愿與有關方一道,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為更長遠的亞太自貿區鋪平道路。建立東亞大通關合作機制,加強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等方面的海關合作,探索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鼓勵貿易方式創新,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第二,擴大產能和投資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產業鏈。10+3國家在勞動力、資源、技術、資金、市場、產業等方面各具優勢,無論是開展水平分工還是垂直分工,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我們愿與各方一道,在擴大輕工、紡織、家電、建材、冶金等傳統產業投資合作的同時,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共享經濟等新興產業合作,構建共同參與、各獲其利的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在開展雙邊合作的同時,拓展三方合作空間;在發揮好大型企業龍頭作用的同時,發揮好中小企業的配套協作作用,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中方愿同各方共建“10+3中小企業服務聯盟”,讓更多中小企業從產業鏈合作中受益。一周后,中方將在深圳舉辦“10+3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創新合作研討會”,歡迎各方參與。中方支持繼續舉辦10+3國際產能合作研討會和中日韓國際產能合作論壇,為產能合作提供智力支撐。
第三,加強基礎設施合作,構建互聯互通網絡?;ヂ摶ネㄊ墙洕献鞯幕A,應當作為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的優先方向之一。中方愿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更好對接,在此基礎上與各方共同探討制定“東亞互聯互通總體規劃”,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中方支持地區國家開展全方位物流信息共享合作,探討將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拓展到東盟地區,打造東亞大物流體系;支持建設東亞能源資源合作機制,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支持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機制建設,促進海洋經濟、環保、災害管理、漁業等各領域合作。中方愿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為本地區互聯互通提供更多融資支持。
第四,深化金融合作,維護地區金融穩定。金融合作是10+3合作起步最早、成果最豐的領域之一,也是建設東亞經濟共同體的重點。要共同推動構建地區金融合作體系,加強在貨幣穩定、投融資、信用評級等領域務實合作,做好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階段性評估并提高協議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建設地區金融安全網。中方歡迎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成為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支持其更好發揮區域經濟監測平臺的作用。中方決定將出資支持區域信用擔保與投資基金增資,促進亞洲債券市場發展。支持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發揮維護地區和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的積極作用。
第五,加強可持續發展合作,打造均衡包容普惠的地區發展格局。建設東亞經濟共同體,應讓各方廣泛受益,特別是照顧好欠發達國家、弱勢人群的關切。要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繼續加強糧食、能源、減貧等領域合作,讓地區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為維護地區糧食安全,中方同泰方共同倡議本次領導人會議發表《10+3領導人關于糧食安全合作的聲明》。中方支持加強10+3大米緊急儲備機制建設,愿繼續辦好糧食安全合作戰略圓桌會、東亞現代農業研修班等項目。中方正積極落實“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愿與地區國家在小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合作。中方愿與10+3各國加強減貧經驗交流,共同探討有東亞特色的減貧之路。
第六,擴大人文交流合作,凝聚共同體意識。建設東亞經濟共同體,根基在民間。要擴大人民之間的交往,推動文明互學互鑒,加深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誼。進一步加強旅游合作,簡化簽證、人員通關手續,鼓勵互辦旅游推廣周、宣傳月、旅游年等活動,營造便捷、安全、舒適的旅行環境。中方支持“東亞文化之都”同“東盟文化城市”開展更多交流互動,支持“10+3大學校長論壇”平臺建設,愿繼續辦好“了解中國”、媒體合作研討會、文化人力資源開發研討班等項目。中方已率先完成向10+3合作基金增資,愿意繼續推動基金主要用于人文交流,特別是青年往來項目。中方支持充分發揮東亞論壇、東亞思想庫網絡等二軌機制作用,繼續為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貢獻智慧。
地區和平穩定是東亞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中國是朝鮮半島的近鄰,堅持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維護半島及地區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面臨的問題,是中方的堅定立場。中方為此提出了“雙軌并行”思路和“雙暫?!背h,希望各方積極呼應,避免采取任何加劇局勢緊張的言行,為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半島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各位同事!
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持續的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沒有采取“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沒有搞競爭性貨幣貶值,而是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大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經過艱苦努力,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一是保持中高速增長。過去四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城鎮新增就業每年超過1300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二是結構調整加快推進。2013-2016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47%上升到64.6%,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46.7%提高到51.6%,勞動生產率累計提高30.2%,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7.9%,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三是新舊動能加快接續轉換。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移動支付等新模式發展超乎想象。新的市場主體大量涌現,過去3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萬戶。新動能對經濟增長、新增就業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中國經濟已初步走出一條在加快優化升級中實現平穩增長、在平穩增長中加快優化升級的創新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主要指標好于預期,速度和效益相得益彰。前三季度經濟增長6.9%,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4.9%左右的較低水平,進出口增長16.6%,財政收入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2.8%;鋼鐵、煤炭去產能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債市、股市、房市總體平穩,企業杠桿率穩中有降,金融體系穩健運行,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外匯儲備連續增加,市場信心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呈現活力旺、韌性強、后勁足的良好局面。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上個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國未來發展制定了宏偉藍圖。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設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經濟必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富強的中國,不僅會惠及十幾億中國人民,也必將給包括東亞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中國將于明年11月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歡迎地區各國積極參加。東南亞有句俗語叫“水漲荷花高”,中國人也常說“近水樓臺先得月”。中國的發展必將最早、最多地惠及周邊國家,助力東亞各國經濟發展!
各位同事!
10+3合作已走過了20年歷程,就像意氣風發的青年,充滿希望,前途光明。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推進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共同開創10+3合作更具活力的下一個20年!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