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差不多十年前,我決定在中國定居。原因很簡單,我跟隨我的心,與一個來自貴州的女孩共度余生。因為她,我來到貴州省會貴陽生活與工作,有足夠的時間認識和了解這個城市傳統與自然的一面,也見證了這個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覺得貴陽是一個宜居的生態之城。你介意聽我講講我這樣想的原因嗎?我第一次來貴陽是在2010年的春節。老實說,這不是一個理想的到訪時間。貴陽的冬天濕冷,對于一個長年居住在國外、但家家戶戶供暖的外國人來說,這個冬天格外“難過”。
但這樣濕冷的天氣,仍然擋不住我對貴陽這座天然喀斯特公園的好奇。在過去的幾年里,我逛遍了整個貴陽市及其周邊地區。如果你想感受厚重的歷史感,那么我推薦甲秀樓和青巖古鎮,這都是非常出名的人文風景區;如果你想親近大自然,可以隨時去黔靈山公園和花溪公園逛逛。除了上述非常受歡迎的景區景點外,不妨約著三五好友去貴陽周邊的景點,比如美麗的紅楓湖踏青和野營。
從這個角度來看,貴陽是很多都市人的理想之城,這里自然風光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讓我們得以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消磨時光。
貴陽不僅是一個可以放松自我和享受自然的地方,也是一個適合工作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切身體會到經濟與社會的飛速變革,可謂是生態與發展相輔相成。不像其他省份二十世紀八、九十代工業化進程發展迅猛,貴陽因為地緣位置,發展相對滯后。在我看來,交通與物流是阻礙發展的主要原因。在多山多溶洞的喀斯特地貌上建立密集的公路與鐵路交通網絡并不容易。
現如今,貴陽在公路、鐵路、航空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正成為西南重要交通樞紐。此外,大數據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新的機遇,貴陽牢牢抓住了這顆21世紀“鉆石礦”帶動發展的機會。
貴陽這張大數據名片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自2015年在貴陽創辦以來,已成為展示大數據最新成果的國際性盛會和世界級平臺。
大數據同樣融入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貴陽街頭,從私家車、出租車再到公交車,綠牌的電動汽車比比皆是。自從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歐洲綠色協議”公布以來,如何讓人們更多地使用電動汽車一直是歐盟國家的熱議話題。中國向社會推廣電動汽車的方式是獨一無二的,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的優惠對汽車節能做出了積極貢獻。
貴陽和整個貴州的基調一樣,也在強調當地的飲食和民族多樣性。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樣的民族孕育了多彩的文化,這也許就是“多彩貴州”的由來——不僅因為色彩斑斕的自然風景,也因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鮮活的人們。而貴陽就是“多彩貴州”的縮影,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各民族的美食,體驗各民族的文化。貴州菜有時候會把我辣哭,其辣的程度超過了我的臨界值。但是,一盒紙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再次享受這頓舌尖的美味。我想沒人會忘記辣子雞、酸湯魚、花溪牛肉粉、絲娃娃,甚至是折耳根的味道吧?
以上就是我認為貴陽是一個宜居生態之城的原因。這是一個生態與發展并駕齊驅的地方,一個人民友好、飯菜美味的地方,一個我和妻子、女兒找到的第二故鄉。(作者 Filip Jordan 編譯 趙妍迪)
作者Filip Jordan(菲利普·喬丹),捷克人,任教于貴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原文見1月4日中國日報12版 英文鏈接: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201/04/WS61d38e56a3108267e13210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