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日产欧美,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周年:逐夢蒼穹 未來可期

來源:新華網
2022-09-21 19: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周年:逐夢蒼穹 未來可期

新華社記者胡喆、李國利

30年前的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的建設發展,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國夢、航天夢的具體實踐,在展現綜合國力、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零起步 穩扎穩打

載人航天工程規模龐大、系統復雜、技術難度高。在工程立項之初,可謂一張白紙、白手起家。

工程論證、立項時,科研人員大膽提出由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組成的三艙飛船的技術路線,將安全性設計作為飛船設計的核心,同時考慮功能的可擴展性,在增加對接機構后,使之成為空間站與地面之間的天地往返運輸工具,為載人航天的下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另外,從經濟性角度出發,考慮一船多用,當飛船完成在軌運行任務后,軌道艙留軌飛行,可開展大量空間科學實驗。

從1999年神舟一號的一飛沖天,到2003年神舟五號實現首次載人飛行、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圓,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實現多人多天太空飛行,2008年神舟七號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中國國旗首次在太空中飄揚,2011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圓滿完成首次交會對接任務……

在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一階段,通過突破分段技術、制導導航與控制技術、液體回路保障技術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神舟系列飛船深深打上了“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烙印,使我國在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也成為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的國家。

新征程上 勇攀高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航天事業發展,明確提出航天夢,強調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載人航天踏上了新征程。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三名航天員在太空先后完成了1次自動、1次手控交會對接,開展了太空授課,以及大量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15天后的6月26日,飛船返回艙安全返回地面。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標志著工程第二步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

通過神舟十號的研制攻關和在軌任務的圓滿完成,我國突破了空間組合體人性化設計基本技術、空間站建造基本技術,建立了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使我國全面掌握了航天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航天器繞飛等技術,特別是標志著神舟飛船作為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日趨成熟,為實施我國載人航天第三步發展計劃奠定了技術基礎。

2016年,長征七號首飛任務所搭載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成功返回,驗證了新一代多用途飛船的返回艙新氣動外形,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實施了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首次實現了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并開展了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

2017年,我國發射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突破和驗證了空間站貨物運輸、推進劑在軌補加等關鍵技術,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勝利收官。

接續奮斗 未來可期

建造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

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主要任務便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2021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推動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中國人迎來了首個溫馨舒適的太空家園。同年5月至10月,又相繼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送入太空。其中,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在軌駐留3個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創下中國航天的多個“首次”。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完成,進入全面建造階段。隨后的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陳冬、劉洋、蔡旭哲成功送入太空,正式開啟6個月的太空之旅,標志著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以來的首次載人任務正式開啟。7月24日,我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也是迄今我國最大單密封艙體的問天實驗艙在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托舉下,橫空飛九天,有力推進了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按期圓滿完成。

2022年,中國空間站將最終完成“T字構型”建造任務,中國人的飛天夢將更加高遠。

【責任編輯:舒靚】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