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年秋分,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春種秋收,春華秋實,一年的辛勤耕耘,到秋天化作了豐收的喜悅,這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在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我們克服去年北方罕見秋雨秋汛、冬小麥大面積晚播、局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應對南方局部嚴重高溫干旱挑戰,實現夏糧、早稻增產,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豐收來之不易。那么,保豐收,各地是怎么做的呢?
記者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成都的主會場看到,除了豐收啟動儀式,還有“大國農匠”等頒獎典禮,以及《天南海北報豐收》《大國糧倉賦》等多個文藝節目演出。
除了開幕式上的活動,今天(9月23日)的豐收節主場活動,還有“天府農耕文明”、農業現代科技等多個主題展也在這里一一呈現,宣傳現代農業發展最新成果,展現中華優秀農耕文化。
今年豐收節期間,不僅在北京昌平和四川成都設立了兩個主會場,全國各地也開展了各種農味十足的慶祝活動。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豐收節除了多種主題展覽,還在各地開展了鄉村美食推廣、鄉村趣味比拼等活動,全方位展示了新時代農民的風采。
年入百萬、全國種糧售糧大戶、科技達人……在四川邛崍,周家林的名字可謂響當當。他就是今年“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種養能手的獲獎選手。眼下四川當地的水稻進入收割時節,周家林的土地上也是一派土沃稻香的豐收景象。
今年8月份,四川遭遇了大范圍極端干旱天氣,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1%,南方種植的水稻很可能因為干旱少雨而停止發育。而周家林卻說今年收成要比去年增加10%,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周家林說:“我們選的品種我們先要通過試種,試了幾年我們再大規模地種。這個兩系品種我們做了很多年,它植株矮、抗倒伏,病蟲害又很少,所以說我們每年都主要種這兩系品種。”
從2003年租種10畝地嘗試種糧,到2011年承包千畝土地實現機械化科技種糧。近幾年,他又先后投入幾百萬元購置大型拖拉機、運輸機、收割機、插秧機,還配備了烘干機。
無人機播種的播種效率和人工播種的效率,按照周家林的說法,就像是高鐵和綠皮火車的對比。周家林說平日里人工播種一畝,需要一個人工作一小時,無人機只要在一兩分鐘就能完成。
周家林對水稻種植技術研究得透徹,對種植水稻的各個環節都了如指掌。
近幾年,周家林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幫助下,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技術措施,確保水稻穩產高產,再也不用總是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
目前,周家林自有承包土地2000畝,還幫著周圍的種糧戶代管土地12000多畝,同時他還免費為大家提供水稻種植技術的咨詢,只要農戶遇到問題隨時都可以找他。
大江南北,除了中晚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作物,很多水果、蔬菜、畜禽、水產也迎來了豐收的季節。如今,人們對農產品所追求的不再只是種類和數量,品質成為了能否吸引消費者的關鍵一環。
淮安市洪澤區西順河鎮大閘蟹產業園養殖了近萬畝水面的大閘蟹。盡管今年遭遇了罕見的高溫旱情,但得益于養殖區良好的設施條件,養殖戶及時采取調水降溫的措施,實現了標準化生產,豐收在望。
淮安市境內河湖交錯、水網縱橫,這里出產的大閘蟹品質優良,在市場上有不錯的聲譽。然而,過去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行業管理,養殖戶各自為陣,養殖的螃蟹大小不一、優劣混雜,隨意售賣,價格上不去,知名度也打不響。
淮安市洪澤區西順河鎮張福河村蟹農劉言政說:“過去我們的大閘蟹養的質量再好,也就是市場貨,就是說只能賣個普通的價格。現在當地政府給我們組織了一個品牌,現在我們養出好的質量也能賣出好的價格。像原來這一只螃蟹只能賣幾塊錢,現在可能要翻好幾倍。”
為解決大閘蟹豐產不豐收的問題,淮安市近年來大力開展大閘蟹養殖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標準化生態養殖技術,強化質量安全管理,提升上市大閘蟹產品品質。2016年3月,洪澤湖大閘蟹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淮安市洪澤區漁業資源發展中心副主任葉劍鋒說:“通過農業農村部門對大閘蟹養殖技術的支持,再加上優質苗種的推廣,對整個大閘蟹產業的政策扶持,目前我們全區的大閘蟹養殖效益非常好,像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西順河大閘蟹產業園,畝均利潤可能達到12000元。”
近年來,淮安將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貫穿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過程,不僅洪澤湖大閘蟹名聲在外,還有盱眙龍蝦、白馬湖青蝦、淮安蒲菜、岔河大米、淮安黑豬等一批淮安特色的農產品被認定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或地理標志農產品。
近兩年,隨著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人們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據統計,全國范圍內共有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超過6.3萬個,每年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綠色優質農產品。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標準處處長朱澤聞說:“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組織實施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達標合格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目的就是從根本上從內涵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實施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就是要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這些農產品,讓老百姓多掙錢,助力鄉村振興。”
不管是抓糧食生產,還是豐富農產品種類,提升農產品品質,最重要的是讓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今年的豐收節,由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部門聯合發起的金秋消費季活動,還將繼續為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做好產銷對接,打造慶豐收全民購物節。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市場建設處處長沈國際說:“我們金秋消費季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今年是第五屆,前四屆通過金秋消費季活動實現了農產品的累計銷售額超過了800億元。”
今年的金秋消費季活動將持續3個月,以營銷助農、消費惠農、品牌強農為重點,通過搭建線上線下平臺,推動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多種營銷促銷活動。
不少電商平臺還專門設立了豐收節專場活動,很多農村電商達人通過直播帶貨,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向全國。
對于農民來說,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省去了經銷商環節,農產品也能賣個更好的價錢。在江西新余一個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豐收節期間,通過網絡促銷,蓮子的銷售非常火熱。
今年的金秋消費季,預計將帶動50多萬商家參與,涵蓋80多萬種農副產品的銷售。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市場建設處處長沈國際說:“我們將通過聯合各大電商平臺、農產品批發市場、各類商超企業,推出一系列實打實的促消費措施。比如流量傾斜、打折促銷、消費補貼等措施,目的就是讓農產品加快出村進城,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
豐收節設立以來,在社會各界和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社會影響力一次比一次彰顯。辦好豐收節,不僅僅是給農民帶去過節的歡樂,更重要的是,能夠把更多優質特色產品、鄉村美麗風光、優秀傳統文化等推出去,把更多的市場經濟意識、適用技術模式、現代生產要素等引進來,不斷地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激發鄉村內在動能,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路子更寬、勁頭更足,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