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正在全球各個角落發生。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氣候數據部門負責人德古茲曼指出,菲律賓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許多沿海村莊處于被海水淹沒的危險之中。歐洲地區的持續干旱也讓許多河流出現前所未有的斷流。頻發的極端天氣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警惕。
近期,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針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共回收164所高校學生填寫的有效問卷3745份,調查結果顯示,80.48%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氣候變化是現實且緊迫的挑戰”。
“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受訪大學生普遍關注全球氣候變化
“最開始接觸氣候問題可以追溯到一部名叫《后天》的災難電影。”來自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辛紫回憶道。在電影中,全球變暖導致自然災害頻發,緊接著整個世界進入一次新的冰河期。一場“磚頭”冰雹的洗禮后,車輛早已千瘡百孔,大地變得坑坑洼洼,就連摩天大樓也搖搖欲墜,渺小的人類更是在血與冰中掙扎。這雖然只是電影中的畫面,卻在他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沒有人能保證藝術不會照進現實”。
“從衛星信號中看地球,澳大利亞一大片紅,真的太可怕了!”提起2019年澳大利亞爆發的叢林大火,就讀于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的黃琰皓仍心有余悸。大火留下滿目瘡痍:干枯的草木、動物的尸體與灑滿灰燼的大地。今年夏天,生活在南方的黃琰皓更是親身體驗了極端天氣的破壞力。多地高溫預警,有的地區氣溫沖破了40攝氏度,本應是汛期的鄱陽湖和洞庭湖卻露出了土黃色的湖底。“如果說澳大利亞山火還離我們比較遠的話,那么今年夏天的反常已經在提醒我們,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帶來的影響會波及每一個人,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調查發現,超九成受訪大學生表示關注或留意過當前的氣候問題,其中20.37%受訪者非常關注,41.66%受訪者比較關注,30.79%受訪者一般關注。在關注渠道方面,86.68%受訪者通過新聞報道推送了解,50.95%受訪者通過和朋友家人聊天時獲取新信息,31.88%受訪者會自己主動查詢相關資訊和資料了解氣候變化的新動向,還有14.58%的受訪者通過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
近期的氣溫驟降讓學習相關專業的李雨晴萌生了搞清楚背后原因的想法。“我的研究課題也與此有所關聯。有一類說法是隨著全球變暖問題的加劇,大部分地區會變暖而歐洲會變得更冷。在季節性的趨勢上,夏天會越來越熱而冬天會更加寒冷。”
調查發現,80.48%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氣候變化是現實且緊迫的挑戰”。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秘書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李政介紹,近年來高溫、干旱、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化。人類社會向大氣排放過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核心成因,而二氧化碳是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碳中和就是要把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大幅度減少,使得剩余排放量與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數量相等而抵消,從而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穩定、不再增加的狀態。“顯然,碳中和針對導致氣候變化的物理原因發力,是應對氣候變化‘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李政說。
“環保科普可以更親民”,受訪大學生期待環保舉措與科普
“我期待更多容易理解的科普,用理論指導實踐。”辛紫覺得,促使大眾正確理解氣候問題很重要。“比如全球變暖的特征是極端天氣增多,而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溫度上升、冬天會變暖和。去年美國爆發超級寒潮時,一些人的評價就暴露了人們對這個概念的認知錯誤。”
調查發現,79.73%的受訪者期待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及通過科技創新節能減排;79.52%的受訪者期待公益組織、專業機構和媒體多組織環保科普活動;72.26%受訪者期待社會各界多組織環境保護活動;68.38%受訪者期待加大污染源頭管理和治理力度;64.78%受訪者期待循序漸進、合理有效的環境管理制度。
辛紫在做自然地理調研時曾問過許多受訪者,“世界氣象日”是哪一天。相比人人皆知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受訪者聽到“3·23”時大多表現出迷茫,不知道這是“世界氣象日”。“雖然氣候問題現在備受關注,但科普效果還有提高的空間,科普的方式也應該更加親民,讓大家意識到環保行動隨手可做,緩解氣候危機不只是一個理論。”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北人,我以前并不知道湖北是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在搜集湖北省碳排放相關的資料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程馨月感慨道。在媒體實習時,周笑桐曾經做過環保和綠色經濟方向的選題。“如何把環保工作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落到實處,還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周笑桐期待看到實現碳中和目標、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記者注)理念落實得更詳細的路徑。
李政介紹,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措施和行動,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未來應進一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制訂具體計劃和方案,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企業在低碳轉型中有巨大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企業實現碳中和,首先要摸清各自溫室氣體的排放清單,然后按照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評價階段和生命階段,將碳中和貫穿到企業戰略和管理全過程,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和技術路線,先努力做到自掃門前雪。”
去年,鄭州暴雨等新聞讓周笑桐意識到,社會各界還需要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準備。“如新修河道、對公眾開展應對極端天氣的科普教育,比如海綿城市的建設標準如何衡量?滲水率需要達到多少?公民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受訪大學生愿意為環保出力
“氣候變化正損害著青年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成為這一代人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在時間維度上,碳中和的實現過程正是這一代青年蓬勃成長的時期。實現雙碳目標需要代際傳承,年輕一代有獨立思想,能夠跳出前輩形成的體系去思考和發現,容易接受嶄新的生活方式,相信青年能夠盡早擔當起這一使命。”李政說。
“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雖然是一句老話,但周笑桐認為這在氣候變化面前并不過時。實習期間她的荷蘭同事可謂將環保做到了極致:去超市自帶帆布袋;減少叫外賣和快遞的次數,并要求商家盡量減少塑料包裝;減少洗衣服的次數以節約用水。“隨著氣候變暖,歷史上罕見的干旱問題在荷蘭反復出現。今年8月荷蘭政府還曾宣布國家處于‘缺水’狀態。”在這位荷蘭同事的影響下,辦公室里自帶餐具的人越來越多,周笑桐也開始騎自行車上下班。
面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這一“現實且急迫的挑戰”,不少受訪大學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積極應對。調查顯示,61.58%受訪者參加過環保公益活動或環境保護工作。具體而言,其中73.76%受訪者參加過清理、清掃類公益活動,70.03%受訪者參加活宣傳環保理念的工作,20.56%受訪者利用專業特長開展環保工作。
“我覺得在年輕人群體中,環保觀念、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了。特別是現在的00后甚至10后,都有較強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意識。”沈毅奇在知識科普活動和社區志愿活動中擔任過志愿者,介紹垃圾分類降解循環利用等內容,他發現有不少年輕人愿意接觸并深入了解氣候、環保方面的知識。“我和朋友們還會參與線上公益項目,比如向生態保護區捐款或線上公益林捐贈等。”李雨晴覺得這樣的活動成本較低,容易實現,參與感也比較強。
學習經濟與管理專業的黃琰皓覺得,世界各國要支持綠色產業的發展,出臺相應政策促進一些企業綠色轉型。而企業也應加大對綠色技術的投資,并且在企業治理中融入ESG理念,發展綠色科技,加快綠色轉型,做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企業。
調查顯示,77.99%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會組織或參加環保活動,希望為環境保護出一份力。在個人職業規劃方面,28.59%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未來會投入環保相關產業或進行相關領域的工作,58.03%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未來可能會涉獵相關工作或作為工作之余的公益事業。
辛紫覺得,他所學習的風景園林專業雖不能直接解決氣候問題,但他們進行園林設計、規劃的過程中也會著重注意環保因素,如設計項目的時候因地制宜,多利用清潔能源,通過建立資源循環體系等手段來優化人居環境。“氣候變化并不只有氣候相關專業的同學需要考慮,這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身為大學生,在自己的領域貫徹環保理念,每人為環保工作出一份力,我們就能一起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周笑桐對“公眾用行為去引導市場”的說法很感興趣,“這樣一來,普通人在參與氣候變化時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更強了。”未來,周笑桐會持續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動態,希望有機會加入非政府組織,為更宜居的氣候環境前景而努力。
李政期待,不論是學習相關專業的學生,還是其他專業領域的青年,都能更多地投身到應對氣候變化事業中來。“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之下,同學們首先要構建起系統思考的能力、全局的視角和心態,在進行科研選題時要縱觀其在行業、國家乃至全世界發展進程中的位置,瞄準國家在能源和氣候變化領域的重大需求。相關專業的同學都可以投身到碳達峰、碳中和的技術開發和路徑選擇上來,比如,在能源供給端,如何通過創新將傳統能源系統轉換為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新能源系統,從根本上撬動減碳。在能源需求端,如何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信息化技術,加速數字化和電氣化,例如工業部門探索氫能煉鋼,建筑部門的零碳供熱,交通部門采用更多電動車等,從而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切實可行的路徑和方案。”
“其他專業的同學們也可以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隨手關電器、綠色出行等好習慣,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為實現碳中和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可發揮知識優勢,倡議、組織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教育宣傳活動,去呼吁去奔走,幫助普及和提高社會認知,從而帶動更多人為實現雙碳目標共同努力。”李政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大學生除黃琰皓外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軍利 實習生 范子菁 李崇銘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