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30日電 11月29日晚,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將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精準送入預定軌道。11月30日7時33分,完成各項準備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張開雙臂歡迎親人,“勝利會師”的兩個航天員乘組,在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里留下了足以載入史冊的太空合影。
美聯社報道稱,周三凌晨,三名中國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他們將在天宮空間站與已有的三名航天員共同居住約一星期,實現中國史上首次航天員在軌輪換。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負責人表示,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太空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
神十五飛船入軌后,將對接天和核心艙前向埠,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這是中國太空站目前最大的構型,總質量近百噸。天宮空間站的使用壽命為10到15年,鑒于目前運行的國際空間站在未來幾年將按計劃退役,天宮空間站未來將成為唯一仍在運行的空間站。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稱,中國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于當地時間周二晚上從位于戈壁灘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迅速飛向遙遠的目的地。
航天員們對著艙內的攝像機露出笑容并豎起大拇指,還通過轉筆展示接近失重的狀態。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將在太空軌道上生活六個月,完成空間站的后續建設,包括安裝所有的科學設備。航天員員們將在空間科學、空間醫學和空間技術方面進行40多項科學實驗。
在中國天宮空間站內,神舟十四號飛船三名宇航員在返回地球之前將用一周左右的時間把任務移交給新抵達的航天員乘組,這是中國首次在軌交接。
文章說,中國天宮空間站的建成既是中國太空計劃取得的一項壯舉,對于中國成為世界領先科技大國的雄心也是一項具有象征意義的成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三名中國航天員前往中國即將完工的空間站,標志著中國開始在太空長期存在,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是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一項重大成就,中國此前已經開展了探索月球背面和火星的任務。
文章稱,中國空間站預計在其壽命期內將進行約1000個科學實驗。中國已經邀請了國際研究人員參與空間站實驗,包括癌癥腫瘤在零重力下的反應。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中國太空計劃的博士研究員莫莉·斯克表示,她認為國際宇航員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訪問中國空間站。“為了更好地與中國同行合作,幾名歐洲宇航員一直在學習中文,這表明他們很可能會進入中國空間站。巴基斯坦也一直與中國協調,希望將他們的首位航天員送上太空。”
莫莉說:“這個項目向世界證明,中國有遠見和能力完成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壯舉。”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三名中國航天員已經起飛前往天宮空間站,進行首次在軌人員輪換。
這將是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領導的國際空間站之后,人類第二個永久有人居住的太空前哨。新的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上生活6個月,接替6月份抵達空間站的3名同事。
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費欽格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世界實際上在關注”中國日益增長的太空探索能力。
在天宮空間站未來十年的運行中,預計中國還將每年執行2發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