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頭蒙青花布,身披深藍短衣,搭配百褶長裙,腳踩一雙翹頭繡花鞋,這是布依族女子較為常見的穿著。
布依族服飾幾乎都是由布依婦女自紡、自織、自染、自繡的布料縫制而成。當地婦女祖祖輩輩從母親那里習得這一飽含濃濃母愛的制衣技能。2014年,布依族服飾被貴州省申報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吸引年輕人的目光,現代布依族服飾還吸收了更多時尚元素,使其緊跟現代潮流。
王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布依族服飾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971年3月,出生在貴州省興義市萬屯鎮新橋村坡落組一個布依族家庭。1993年,她從北京服裝設計學院以中級服裝設計師資格畢業。當時許多心懷夢想的同學都奔向大城市追逐美好前程,王菁卻毅然選擇回到貴州,留在家鄉發展民族服飾。
去年年末,臨近春節期間,王菁的民族服飾生產車間涌入大量訂單。“大部分訂單是當地人預定的,尤其是年輕男女,想在婚禮上穿著布依族服飾完成莊重的儀式。”同是興義市布谷鳥民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菁說道,“有的是游客買去體驗用,他們喜歡穿當地民族服飾沉浸式體驗布依文化。”
走進公司的秀坊里,各色各式民族服飾融映入眼簾。“我主要是制作和經營貴州民族服飾,布依族服飾最多。”王菁介紹,“一方面,希望更多人了解少數民族服飾,另一方面,我也想盡力傳承這些百年工藝。”王菁注重在傳統服飾工藝中注入現代美學,同時又保留一些重要的民族符號。
“我們主要升級了傳統服裝的設計和剪裁。”她提到。例如,王菁改變袖子和腰部的設計,突出女性身材曲線。她還在裙子腰帶上做提花刺繡,使衣服看起來更精致。
此外,王菁還大膽嘗試更多撞色搭配,新穎的服飾風格果然吸引了更多女性選購。這些創新變化讓她制作的服裝悄然熱銷,但她也不忘保留傳統布依服飾圖案元素和主色。
布依族人熱愛生態,保護環境,他們對自然的崇敬都體現在了衣服上。“一般來說,花、鳥、魚、蟲是布依族服裝上最主要的圖案,”王菁說,“這些設計都源于生活,經過藝術加工,才逐漸變化成我們看到的模樣。”
服裝風格因地理環境而變化。王菁解釋說:“例如,魚和蝦等水生動物更多出現在南盤江附近的刺繡作品中,而其他地區則以花、草、竹子和香蕉葉的圖案為主。”
作為土生土長的布依族姑娘,王菁從小穿著奶奶和媽媽縫制的衣服長大。“小時候,每當長輩們聚在一起做衣服時,王菁就會搬著小板凳坐在一旁觀看。五顏六色的針線在長輩手中游走,各式各樣的圖案在她們的指尖誕生,栩栩如生。”她回憶道。
當時,年僅10歲的王菁開始學著怎么穿針引線,憧憬著長大后擁有一雙巧手,繡出漂亮的衣服。
慢慢地,從紡紗、織布、蠟染、扎染、挑花,到裁剪和刺繡,王菁開始各個擊破這數十道工序。其中蠟染和扎染是最常見的兩項技藝。布依族婦女以銅片制成蠟刀,以蜂蠟為防染劑,制作蠟染時,用蠟刀蘸上蠟汁,在平鋪的白布上繪成各種花紋圖案,再在將布匹放入靛藍染缸中浸染。最后染好后的布放入沸水中煮脫蠟質,這樣,一塊呈現花紋圖案的蠟染布就做好了。
扎染則是在繪制完花鳥蟲魚等圖案后,用棉線穿針打結,縫扎好后就可放入藍靛缸內染色,染成所需顏色后再用清水反復漂洗、晾干,等花紋逐漸顯露,一幅圖案色彩對比強烈,明暗過渡自然的扎染布料便成形。
布料做成后,刺繡技藝便派上用場,一般用于縫制和裝飾衣領、袖口、肩膀和裙子等。根據圖案和風格的復雜性,完成一套服裝需要好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樹立起民族服飾的口碑后,王菁更加重視服裝的細節處理。同時,她還會特別關注他人衣服上的圖案,遇到喜歡的,還會自個兒在家里用碎布復刻。一有機會,王菁也會帶領當地婦女一起做針線活兒,縫制刺繡片或者小錢袋。“這些都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王菁說道。
談及涉獵民族服飾行業的經歷,王菁表示,從中學畢業后,她被北京一家服裝設計學院錄取,這點燃了她對服裝事業的熱情,也成了她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通過打零工,縫制物件兒,王菁攢下了足夠的錢,開啟了她在北京的學習旅程。
由于專業知識薄弱,她花了大量時間彌補欠缺,同時錘煉素描和設計技能。經過兩年的刻苦學習,王菁順利畢業,并獲得了中級服裝設計師證書。一起畢業的同學要么留在北京發展,要么去到沿海一線城市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王菁堅定回貴州的決心,想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民族服飾設計上。她說:“當時我只覺得家鄉是我的根,應該回來。”
回來后,王菁在安順蠟染廠做了4年的服裝設計師。她在那里,她見到一些國際友人對安順蠟染以及民族服飾有著濃厚的興趣,正是這一幕啟發了她探求布依族民族服飾的發展潛力。緊接著,閑暇之余她跑遍了興義的各個村莊,驚喜地發現許多偏遠山區的布依族婦女依然堅持著織布、蠟染的傳統手工藝。
“在一次次調研采風中,我發現,古老的財富正在慢慢消失。”王菁說,一些百年以上的純手工刺繡技藝已近失傳。我覺得,我有責任和義務將這些傳承下去、保護起來。”
因此,她決定回到興義市傳承和發揚布依服飾制作這項傳統技藝。1998年,王菁從蠟染廠辭職,帶著兩個學徒和3臺縫紉機回鄉創業。
經過專業的分析,她意識到民族服飾發展乏力主要是由于制作粗糙、風格單調、缺乏精良設計,升級服裝的設計和制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2001年,興義市舉辦首屆“馬嶺河峽谷漂流節”,得知消息后,王菁斷定“展示布依服飾的機會來了”。她立即組織準備工作,為導游和漂流參與者制作民族服裝。最后,她的畫被做成文化衫在漂流節上出售,服裝則被選作景區導游和漂流劃船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并作為節目表演服在漂流節晚會上展示。
大約兩周后,一批工藝精細、風格新穎、獨具特色的民族服裝被銷售出去,這也成了這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這次策劃旗開得勝給了王菁極大的信心,2002年,她開始自主創業,創建了布谷鳥服裝制作中心,2005年組建興義市布谷鳥民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制作和生產以少數民族元素為基礎的服飾等民族工藝產品。
之后,她開始向當地婦女提供培訓,鼓勵她們加入民族服飾制作行業,帶領布依族繡娘們用一針一線織出少數民族婦女靈活就業、實現增收致富的錦繡之路。
想到依然堅守傳統制衣的婦女們,王菁覺得,“那些老繡娘都是天生的美學家,每找到一位老人,我內心都很震撼。”于是,王菁把這些鄉村刺繡師請到她的服裝廠,教她們先進的民族服裝工藝后,他們就可以自行在家制作了。
截至目前,王菁通過舉辦培訓班已為黔西南州2000余名布依族婦女開展布依族服飾、刺繡、蠟染、織布等技能系統培訓,其中有1000多名布依族婦女。
創業過程中,王菁勝不驕敗不餒,遇到問題都會細心解決。她還專門從那些擔心產品賣不出去的村民手里買下她們精心制作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增強他們對傳統手藝的信心。
同時,王菁依然堅持實地調研,收集和整理更多傳統布依族服飾。“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找到了一些100多年前的服飾。”王菁說,“主人家不想要了,很熱心地把衣服地給了我,我也送一些禮物給他們作為回報。”
2016年,王菁的布谷鳥布依族服飾博物館建成開館,博物館集非遺手工生產及民俗展廳、國家級技能大師王菁工作室、培訓教室、民族服飾加工車間、民族旅游紀念品展廳、民族風情展演等為一體。目前,展廳陳列了她20多年來收集的400余件藏品,其中有古老的布依族銀飾、鞋、帽等。
博物館先后接待了北大、清華、香港大學的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前來參加“非遺文化”體驗,還接待了臺灣、尼泊爾、南非等國內外參訪和旅游團隊1萬多人次。
2013年,王菁受貴州省商務廳的邀請,隨團到英國倫敦參加活動,她攜帶的數十個布依族傳統元素的刺繡包很受當地人喜愛,很快便被搶購一空。王菁很是自豪、深受鼓舞。
據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史靜一介紹,目前,布依族服飾制作技藝涵蓋興義市、惠水縣、西秀區、水城縣、花溪區等11個縣(市區)。
貴州還將在黔南、黔中、黔西三個土語區掛牌成立布依族服飾研究基地,同時,建立非遺工坊、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并在其中成立傳習所和展示中心。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可及度,廣泛地深入到貴州布依族服飾的流布區域。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龍佑銘表示,“只有把非遺文化的真實性、完整性、傳承性做好,非遺文化就能生生不息,我們的鄉村振興才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源泉。”
龍佑銘認為,特色民族服飾將在貴州旅游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有助于增強當地文化和農村發展的活力。
隨著貴州基礎設施和旅游業的改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越來越受歡迎。王菁表示:“我會努力結合民族和生態文化,添加更多時尚元素,開發出更多文創產品。通過融合民族、生態文化和時尚元素,開發更多新產品,爭做打造推動黔西南州布依族服飾走向世界的橋梁。”(記者 楊飛躍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編輯 楊軍)
原文見2月14日,中國日報旗艦版、香港版16版,國際版14版配圖新聞,
英文鏈接: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302/14/AP63ead572a3103705a5f3f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