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日产欧美,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道中華丨生生不息、源遠流長:中華文明為何會一脈相承?(上)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2023-08-14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文明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標識,是一個國家的力量源泉。

中華文明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今日起,“道中華”推出系列策劃,邀請專家學者和大家一起領會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感悟中華民族舊邦新命的時代精神。

敬請關注!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大華教授。

圖片

▲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猶如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圖為四川若爾蓋草原九曲黃河第一彎。(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道中華:中華文明被認為是持續時間最長且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的古老文明。為什么這樣說?

鄭大華:早在1900年,梁啟超在他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就寫道:“地球上文明古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但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的文明都中斷了,唯一延續至今的只有中華文明。

從創造文明的主體來看,中國古代文明的創造主體,是我們現代中華民族的祖先,組成現代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都能在中國古代的族群中找到他們的先祖。而現在的埃及人、伊拉克人和印度人,已不是那些古老文明創造者的直系后裔,這些古老文明的創造主體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從作為文明之基礎的文化來看,以儒家文化為核心或主體的中華文化從來沒有中斷過,古代中華文化的語言文字、風俗信仰、價值觀念等,到現在仍然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產生重要影響。而現在的埃及文化、伊拉克文化和印度文化,已與曾經存在過的古老文明沒有關系,創造這些文明的民族及其語言文字消逝了,他們的風俗信仰和價值觀念有的被廢止,有的被替代。今天,在那片土地上存在的文化完全是另一種文化。

從文明的載體來看,中國幾千年來盡管有政權的更迭,但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權,都承載著中華文明,都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組成部分。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話說,中國自古以來只有朝代和政權的更迭,而沒有國家的滅亡,國家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國家。

和中國不同,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亡過國,而且不止一次。如從公元前6世紀起,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就先后征服埃及,埃及成了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時,隨著阿拉伯帝國的興起,埃及又成了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所以現在的埃及人其實是阿拉伯人、現在的埃及文化實質上是阿拉伯文化。

圖片

▲中華文化連綿不斷,源自中華文明早期的古老哲學仍然在人倫日用各個方面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和情感。圖為上海外灘打太極拳的晨練人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道中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鄭大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在社會發展的連續性。有人類社會才有人類文明。中國社會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所確立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五種形態沒有中斷。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在政治傳統的連續性。自古以來,中國任何一個新朝代的建立,都強調本朝對前朝的繼承和革新,強調本朝作為正統王朝的合法性和權威性,是天命所歸。中國古代有一種國家政權理論叫“正統論”,即通過“統”“行夏正”“居中國”來論證自己所建立的政權在歷史順序和現實政治格局中的正統性。它反映的正是政治傳統的傳承和延續。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在文化傳統的連續性。中國的文化傳統可以上溯至三代,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的高度發展則進一步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根基。這一時期的諸子百家,尤其是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思想家們所提出的思想主張和價值觀念對后世政治理念、社會倫理、人生哲學等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后世思想家們所提出的思想主張和價值觀念,都是對他們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具有明顯的連續性。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在歷史書寫的連續性。古代文明的記載、傳播和傳承離不開歷史書寫,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歷史書寫的傳統,其史書之多、類別之全、敘事之詳,世所罕見。中華民族書寫歷史的目的,是要借古以鑒今。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書寫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歷朝歷代國家治理的得失,為當時和后世統治者提供了寶貴借鑒。歷史書寫的連續性正是中華文明連續性最直觀有效的說明。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在語言文字的連續性。語言文字是承載與傳播文明的主要介質,中國的語言文字盡管不斷發展演化,但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大一統政策后,在全國范圍內,以中原地區為主的語言文字體系就確立并延續了下來,成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直至今天。和歷史書寫的連續性一樣,語言文字的連續性也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生動體現。

圖片

▲漢字中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傳達出中國人特有的人格風范與性情志趣。語言文字的統一和傳承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重要保證。(圖片來源:人民網)

【以上內容為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受訪者簡介:

圖片

  鄭大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監制 | 楊新華

【責任編輯:富文佳】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