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日产欧美,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中國日報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4-05-31 13:57
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4-05-31 13: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前言

(一)媒體概況

中國日報社是中央主要宣傳文化單位和國際傳播主力軍,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對外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努力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日報》創刊于1981年6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份全球發行的國家級英文日報,是國內外高端人士首選的中國英文媒體,現已發展為由傳統媒體、移動媒體、社交媒體等構成的全球化、分眾化、多語種、全媒體傳播平臺,報紙發行量約70萬份,全媒體用戶總數超過4.7億。

3月11日,《中國日報》頭版報道習近平宣誓就職國家主席

(二)社會責任理念

中國日報牢記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責,堅持推進創新對外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積極介紹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道路、發展成就,生動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促進中國和世界交流溝通作出貢獻。

(三)2023年度獲獎情況

2023年,中國日報13件作品獲得第三十三屆中國新聞獎,其中一等獎2件,二等獎5件,三等獎6件;5件作品獲得第三十一屆中國人大新聞獎,其中一等獎2件;12件作品獲得世界新聞設計大賽“卓越獎”;《中國日報香港版》榮獲“香港最佳新聞獎”8個獎項,在講好“一國兩制”故事優秀作品評選中獲得4個獎項;《意大利制造背后的中國力量》《海豚·回家》等視頻榮獲9個國際電影節獎項。

二、政治責任

(一)政治方向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日報創刊40周年重要賀信精神,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服務好中央工作大局。

發揮“領航工程”優勢,聚焦中國話語體系與敘事體系創新,用心用情、高質高效做好習近平總書記思想和形象對外宣傳。2023年,全平臺發布核心報道篇數和傳播量較2022年分別增長6%和37%。“習近平主席的海外足跡”系列報道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堅持移動優先,用好“學習時代”海媒賬號和“習近平名言金句”“英語學習”專欄等品牌,及時推出快訊、消息、分析等融媒產品,搶占總書記英文報道全球第一落點。其中,“習近平名言金句”系列海報海外傳播量超3000萬。創新可視化解讀,配合習主席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訪問美國等重要活動,全力做好官方會刊、高訪專刊的出版發行及全媒體報道。《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足跡》八聯版受到巴基斯坦總理等世界政要、媒體記者高度關注和好評。凸顯全球化視野,重點打造“核心觀”全媒體專欄,以圖文、海報等形式推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改善全球治理》等近30期深度報道。視頻《鼓嶺之友眼中的習近平:30多年前他就讀懂了尋根故事》以我報外籍記者的視角,深入解讀總書記關于“中美關系基礎在民間”的重要論述,海外傳播量超1300萬。

10月17日,《中國日報》刊發《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足跡》八聯版
7月8日,全平臺刊發《鼓嶺之友眼中的習近平:30多年前他就讀懂了尋根故事》

https://weibo.com/1663072851/N8SFibFSv?pagetype=profilefeed

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呈現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借嘴發聲,全力宣介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爐漫話”欄目推出《中美政黨有何不同?新斯諾做了一個精妙的比較》等系列視頻,傳播量超4000萬;視頻《英國知名學者羅思義: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被美聯社等356家海外主流媒體轉引,覆蓋全球超1億受眾。精心策劃,做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報道。“風從亞歐來”系列紀錄片傳播量超7000萬,主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相關報道傳播量超1億。提振信心,持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策劃推出“大國奇跡”“超級工程”“對話CEO”“解碼高質量發展”等系列視頻,彰顯“機遇中國”。

11月10日,全平臺刊發“風從亞歐來”系列紀錄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94y1V7nb?t=44.1
12月28日,《中國日報》刊發“大國奇跡”融合報道《國產大郵輪“愛達·魔都號”》

(二)輿論引導

建立建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統籌各部門、全平臺圍繞重點熱點議題加強跟蹤、策劃,精準有效引導國際輿論。

一方面,及時回應各方關切。圍繞中國宣布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第一時間刊發專訪報道,被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轉引600余頻次。衛華有話說工作室推出評論《美國政府完全失去了信譽,因為它沒有譴責各方對平民的殺戮》在海媒平臺引起強烈反響,傳播量達210萬。

“和評理”專欄

http://17huzhuyou.com/gtx/5d63917ba31099ab995dbb

另一方面,加強常態化欄目建設。起底工作室推出“大白話講新聞”快評欄目,圍繞布林肯訪華推出的3期視頻,總傳播量超5000萬。在移動社交平臺推出“社論快評”“海媒微評”等欄目,在重大議題上即時發聲、有力反制。全新打造的“和評理”欄目,閱讀量達12億,在國內輿論場豎起中國日報的社評品牌。

(三)輿論監督

積極承擔主流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科學、依法、建設性地開展輿論監督。評論欄目《火線速評》以觀點犀利、話題精準、回應及時為特色,圍繞校園霸凌、高空拋物等及時刊發短評。例如,針對“北極鯰魚”事件,中國日報在央媒中率先發聲,推出評論《北極鯰魚調查結果為何網友不買單》,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有力推動事件及時妥善解決。該評論傳播量近8000萬,抖音熱搜第一。7月11日,在發現寶格麗官網將“中國”和“臺灣”并列后,及時刊發評論《寶格麗海外賬號仍未道歉》,被美聯社、《華盛頓郵報》等外媒轉引247頻次,話題#寶格麗海外賬號仍未道歉#閱讀量達1.1億。調查性報道《保險改革促進醫療資金高效利用》,及時報道國家醫保局針對門診共濟保障改革、藥品集采效果等熱點問題的回應,澄清了外國媒體對我國醫保政策的誤解。

7月12日微博發布《寶格麗海外賬號仍未道歉》

https://weibo.com/1663072851/N9uS9eatm?pagetype=profilefeed

(四)海外傳播

加強主動宣介,積極對外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針對國外受眾理解能力和閱讀習慣量身定做主題教育報道,《中國日報》頭版和2版整版持續圍繞調查研究、“千萬工程”、“浦江經驗”等主題刊發11篇深度報道,向國際社會闡釋中國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和進展情況。專題視頻《老外調研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用外國人的視角探究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傳播量超1000萬。

6月30日,圍爐漫話欄目推出視頻《老外調研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

https://mp.weixin.qq.com/s/Zr_fHm1s4e0J2AFdYzLNtQ

強化落地傳播,不斷完善海外傳播布局。《中國日報國際版》優化渠道建設,覆蓋60余個國家和地區。深化《中國觀察報》與海外主流媒體的全媒體合作,與全球30多家媒體合作出版英、法、西、俄、日、阿、意等多語種供版,更好影響“有影響力的人”。發起成立“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組織聯盟,填補本領域高水平合作機制空白。

《中國觀察報》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版面

加強文化交流,深化全球文化合作。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舉辦“一帶一路”青少年英語演講比賽全球總決賽,開展“2023年中國有約”國際媒體主題采訪、“2023中國故事共創會 外籍大V看貴州”等活動,引發強烈反響。圍繞人工智能等主題舉辦4場新時代大講堂,覆蓋全球12億受眾。

“2023年中國有約”國際媒體主題采訪

https://www.chinadaily.com.cn/world/special_coverage/642e2ad2a31057c47ebb8989

三、陣地建設責任

(一)融媒體矩陣

堅持全媒為本,持續強化融媒體矩陣建設。中國日報客戶端作為推進深度融合的主陣地、旗艦平臺,全球累計下載量超4200萬,海外用戶占比保持在55%以上,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英文新聞客戶端地位。臉書賬號粉絲數超過1.05億,位居全球媒體賬號粉絲數第二位;推特(X)賬號粉絲數420萬。

(二)融媒體報道

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融合傳播亮點頻出。“小彭的外交觀察”系列Vlog視頻《美國街頭禮物交換實驗》《舊金山歡迎宴會:“老友記”》等,生動講好元首外交一線故事,全球傳播量達2.39億。“習主席高訪”系列雙語解讀視頻以“英文主播說新聞+現場采訪+國際解讀”的形式,深入闡明元首外交為全球繁榮穩定注入正能量,全球傳播量超8000萬。“10年看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系列視頻《命運與共》《生存與共》等,傳播量近7000萬。

7月3日全平臺播發《生存與共》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307/03/WS64a22c00a310bf8a75d6ce55.html

(三)融合采編平臺建設

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改造工作流程。具體應用包括將大模型集成到采編系統中,進一步提高內容生成、編輯和審校的自動化水平;積極利用大模型進行信息獲取和分析,更準確把握受眾需求;將大模型集成到勘誤系統中提升自動檢測和糾錯能力,定期進行系統維護和更新以適應語言和媒體的變化,全面加強報道質量把控和風險防控。

四、服務責任

(一)信息服務

中國對外政務信息服務平臺圍繞海外人士在華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不斷完善“新聞+政務+服務+互動”多元信息服務體系。承辦上海國際服務門戶,包括英、法、俄、德、西等9個語種網站以及英文微信賬號、臉譜、X等三個海內外社交媒體平臺,為來滬、在滬的外籍人士提供政策信息、資訊服務和投資、就業等一站式服務指南。

(二)社會服務

致力于打造中國政務英文網絡平臺,助力政府信息化建設,承建中央和國家機關與各地400多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國際服務門戶、外文網站、客戶端及新媒體賬號矩陣,助力“大外宣”格局建設。

中國觀察智庫搭建開放包容的討論平臺,促進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互鑒。10月26日,與社科院聯合主辦“全球戰略對話”國際智庫論壇,有力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高質量發展現狀與前景的了解與認知,422家境外媒體轉引轉載相關報道,全球傳播量2.65億。

10月26日,“全球戰略對話”國際智庫論壇

(三)公益活動

加大公益廣告刊播力度,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提振經濟、綠色環保、倡導良好道德風尚等主題,刊登約110個版公益廣告,把公益廣告和宣傳報道有機結合。公益廣告立場鮮明、設計新穎,受到各界廣泛好評。

7月27日,《中國日報》刊發公益廣告

強化使命擔當,助推鄉村振興。堅持將定點幫扶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為會昌中專等提供資金支持,舉辦英語教師培訓班,深化教育幫扶;發揮媒體優勢,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加強與當地的合作,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近5000萬元的農特產品。

定點幫扶江西會昌

五、人文關懷責任

(一)民生報道

關注民生民意,體現報道溫度。推出社會觀察紀錄片《做一天朋友》第二季,深入展現急診科醫生的24小時,激發觀眾思考人生意義,傳播量超過2000萬。發布動畫產品《中國女性的互聯網之路》出圈刷屏,話題閱讀量超7500萬,登上微博熱搜榜第3名。話題《需要跨越“三十五歲就業門檻”》,為消除歧視、促進平等就業積極建言發聲。

紀錄片《做一天朋友》

https://weibo.com/1663072851/Nw8TsAntA

(二)災難和事故報道

秉持專業精神,堅持生命至上。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后,及時推出網絡專題《甘肅地震后救援工作正在進行》,第一時間傳遞抗震救災現場消息。報道《人間大愛,一碗牛肉面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國政府以民為本和中國人民面對災難昂揚的精神狀態,被美聯社等外媒全文轉載386頻次,覆蓋受眾2.4億。

網絡專題《甘肅地震后救援工作正在進行》

(三)以人為本

凸顯人文精神,傳遞愛心正能量。中國日報網“好好生活”人物微紀錄片系列,聚焦“時代情懷、百姓視角、青春表達”,每期深度跟訪一位基層典型人物,以小見大地將宏大敘事轉換成真實日常的凡人微光,全球傳播量超1億,入選中國記協2023年度“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融創精品案例和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

“好好生活”專題頁面

六、文化責任

(一)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聚焦新時代,對外講好中國發展故事。結合主題教育宣傳報道,推出《學習筆記》系列海報欄目,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中國日報海媒運營團隊圍繞講好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振興等新時代中國故事,在海媒平臺設置相關標簽話題,形成宣介中國發展的話題專欄矩陣,全年發布稿件1500余條,總傳播量超10億。

《學習筆記》系列海報
《學習筆記》系列海報

(二)傳承繁榮優秀傳統文化

精心打造品牌,向世界呈現中華文化之美。探“元”工作室推出數字員工元曦出鏡的《瓷器,何以稱為“china”》等文化探源視頻,傳播量達4億。“元曦”創新應用榮獲首屆報業元宇宙應用大會“優秀案例獎”。“璀璨非遺”欄目推出系列雙語視頻,介紹中國剪紙、太極拳等非遺文化;“匠心”欄目推出《故宮博物院的鐘表修復技藝》《敦煌莫高窟壁畫保護修復》等雙語微紀錄片,弘揚保護傳承中華文明的工匠精神,傳播量超550萬。“Z WEEKLY”欄目策劃北京中軸線專題版面,引領“Z世代”讀者共同承擔傳承與弘揚璀璨文化遺產的使命。

10月10日,全平臺刊發《瓷器,何以稱為“china”》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310/10/WS652521dba31090682a5e7c41.html
8月2日,《中國日報》Z WEEKLY版:北京中軸線
《中國日報》11月18日、12月26日刊發“璀璨非遺”跨版

強化人文交流,推動中華文化創新發展。與國家文物局聯合舉辦“和合共生、文明互鑒”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出席并致辭,相關報道海外傳播量超3.9億;主辦“文化傳承發展 探源中華文明”新時代大講堂,美聯社等近千家外媒轉載相關報道。

“和合共生、文明互鑒”文化遺產保護論壇
“文化傳承發展 探源中華文明”新時代大講堂

(三)推動提升科學素養

創新傳播形式,積極做好科普宣傳工作。“超級工程”欄目推出《新能源衛士漂浮風機》和《基建神器盾構機》,傳播量超6000萬。雙語系列視頻《中國有辦法》,向世界揭秘解決發展道路上實際問題的“中國辦法”,傳播量2000萬。圍繞世界睡眠日等主題日推出系列科普動畫,向海內外受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9月20日,微博刊發《中國有辦法》系列報道

https://weibo.com/1663072851/Nk8quBSeb
10月17日,微博刊發《中國有辦法》系列報道

https://weibo.com/1663072851/NogBs2c5K

七、安全責任

加強制度建設,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斷完善采編制度體系,制定修訂《中國日報社采編差錯管理規定》《編輯體例》等,多次召開采編制度專題會開展宣講,有效將制度建設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完善應急報道機制,制定編輯出版應急預案,有效處置各類突發情況,防范化解風險,確保陣地安全。

加大審核把關力度,嚴格落實相關制度,深入開展采編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采取督查、約談等手段組織各部門深入排查采編流程風險點,梳理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形成安全生產檢查報告,有效提高審核把關水平。

八、道德責任

(一)遵守職業規范

嚴格落實黨管媒體原則,堅持政治家辦報辦網辦新媒體,貫徹落實《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深入組織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堅決杜絕有償新聞、有償不聞及新聞敲詐行為,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信息。加大新聞作品版權保護和維權力度,促進新聞事業健康發展。

(二)維護社會公德

加強對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宣傳引導,維護公序良俗,弘揚社會正氣。積極展現新時代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成果。

(三)接受社會監督

要求記者在采訪時主動出示國家統一核發的新聞記者證,配合采訪對象核實身份,接受群眾監督。嚴禁無證或持工作證、采訪證等其他證件開展采訪工作,誠懇接受群眾舉報投訴。

九、保障權益責任

(一)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報社機關工會等相關部門作用,有力有效保障報社全體員工的合法權益;支持保護正常采編行為,鼓勵編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采寫接地氣的作品。

(二)保障從業人員薪酬福利

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重視員工各項權益,按規定支付員工薪酬、繳納五險一金,與員工依法簽署聘用(勞動)合同,保障員工休假休息權利。

(三)規范新聞記者證管理

落實新修訂的《中國日報社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為符合條件的采編人員及時申領新聞記者證,認真開展持證人員年度核驗工作,及時收回轉崗、離職、退休等人員的新聞記者證。

(四)開展員工教育培訓

著力強化政治素質,組織多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暨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不斷提升業務技能,圍繞國際傳播和新聞業務等組織講座交流18場,選派業務骨干71人次參加各級各類業務培訓。

中國日報社開展員工教育培訓

十、合法經營責任

(一)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嚴格遵守《廣告法》等法律法規,遵守網信、新聞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門發布的各項規定。制定《中國日報社授權代理機構開展經營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等并嚴格落實,確保制度的剛性。

(二)嚴格執行采編經營“兩分開”

堅決落實采編經營“兩分開”要求,經營人員堅決不能參與采訪報道,依法規范駐地方機構新聞采編活動,不向駐地方機構下達經營任務、收取管理費用。

(三)不刊播違法違規廣告

堅決落實相關規定要求,秉持“廣告特刊業務也是外宣”的理念,將廣告刊發看作是一個特殊的輿論場,禁止刊播任何違法違規和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廣告,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十一、后記

(一)回應

針對國際傳播精準性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的問題,中國日報堅持把“我們想說的”與“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強化議題設置,加大學理性解析、溯源性挖掘、國際化表達,國際傳播精準性和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

(二)不足

需進一步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不斷增強中國日報國際輿論影響力。

(三)改進

持續推進“十大話語”建設,重點打造全媒體品牌專欄和品牌人文交流活動體系,使中國話語中國聲音更平易近人。同時,強化落細落實,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式現代化、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重點話語持續策劃推出系列報道。

中國日報社

2024年5月31日

附件:中國日報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PDF
【責任編輯:高琳琳】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