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的“第三十五中學”劇場的操場上,開始了一場名為“青春不散場——三十五中學導演見面會”的活動。
在見面會現場,王潮歌首次對外講述“青春故事”,她說她的母校是北京第三十五中學,而她在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里,建了一座載滿青春回憶的劇場,名字就叫“第三十五中學”。
恰值畢業季,畢業是一個充滿情感與回憶的時刻,是青春歲月里最燦爛的篇章之一。王潮歌講述,畢業的孩子們從教室里走出去,當時想著再也不回來。“而在未來,你一定希望跟你的青春再次見面,世界再大,外面再好,都由此處啟封,由此處生發,由此處遇見。”王潮歌說。
第三十五中學,是每個人的青春安放之所
王潮歌講述了她創作“第三十五中學”的初衷。“我蓋這樣一個學校,這個學校絕不僅僅是北京第三十五中學,更絕不僅僅是王潮歌的母校,它應該是每個人的母校,是每個人的青春安放之所。”
第三十五中學在全面展現《紅樓夢》中的青春韻味方面不遺余力。在這里,青春的具象化得以充分呈現,既有原著《紅樓夢》中青春氣息的深刻描繪,也有讀者們對青春情感的共鳴與解讀,更有導演們對青春風采的精心詮釋。每個人的青春都在這里找到了共鳴,共同構筑了一幅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青春畫卷。
王潮歌說,在《紅樓夢》的大觀園里,青春的少年少女們,開兩句玩笑,說兩句俏皮話,一會掉個小眼淚,一會生個小氣。場景里面有花,有溪水,有拱橋,有亭臺的大觀園,這里安放了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們的青春。王潮歌認為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中的第三十五中學,“簡直是另外一個青春的王國,簡直就是另一個大觀園,你們也簡直是書中人。”
第三十五中學,就是一個青春王國
在見面會開始之前,大家一起觀看了“第三十五中學”這部劇,感受到了青春藏在了劇的每一個細節里。
青春藏在劇情故事里。以化學課的劇情故事為例,化學老師的口頭禪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班級里有一個叫胡志國的男孩,他總是愛上課的時候上廁所,他還愛拽喜歡的女生的辮子。有一天,突然有一個外班的男生帶著他有錢的哥哥跑過來,說是要翻找同學的東西,來找他丟失的電子表。一向嚴厲的化學老師承受了那個有錢的哥哥的威脅——不再投資化學實驗室,依然跟胡志國說:“我相信你”。
這對于一個青春期的男孩來說,是一個一夜長大的故事,我們能從里面感受到青春的躁動、困惑、迷茫,以及對于正義的主張,青春就在這些劇情故事里向我們徐徐張開懷抱,我們撞進去,和青春撞了個滿懷。
青春藏在了場景設置里。在空間、舞臺及觀演形式上,第三十五中學都照顧到了那些青春回憶的細節。小賣部、小人書,課桌椅,學生拿到教室里的籃球,班上的流動紅旗,黑板報,包括黑板上的名字等等,窗外的廣告牌,都是青春回憶滿滿。
有一幕劇是胡志國又搗亂了,臺詞是“老師的粉筆頭總是在不到一分鐘內到達現場”。果然,老師在這之后做了兩句口頭教育后,粉筆頭精準的打到了胡志國的身上——精準程度令人咂舌。而這個場景,幾乎是所有人的青春記憶。
青春藏在觀眾的感受里。第三十五中學這部劇,它的觀劇和表揚是一體的,觀眾既是觀劇者,也是戲中人。觀眾回答不出來問題,也會被老師叫到教室前面罰站。這種奇妙的參與形式,讓觀眾不僅僅有觀劇的觸動,更有行為上的參與,加深了青春回憶的深度。
聽著眼保健操的廣播,做著眼保健操的觀眾,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自己當年可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也可能被老師罵過“害群之馬”。但是,現在回憶起來,只覺得一切都很美好,因為青春就是很美好。“回憶青春,就常常讓人淚流滿面。”王潮歌說。
和青春道個別,一起緬懷青春
第三十五中學最讓人動容的戲,在操場上上演。微風再次拂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陽光透過樹梢灑在古老的教學樓上,高三的孩子們在操場上舉辦了屬于他們的畢業典禮。隨著一個個名字被念響,以及“到”聲不斷傳來,第三十五中學的高三學生陸續離開學校,甚至都沒來得及去想,這可能是有些人的最后一次相見。
在王潮歌眼里,劇場的音樂、鈴聲、窗外的光影、課桌,“會像時光裂開一個口子,你從那里穿進去,那是時光的隧道。”每個人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青春。“遇到了自己曾經在夢里一遍又一遍回去的那個走廊,那個課桌,那個窗戶。”
此時,充斥著青春記憶的結尾的歌聲——《故鄉的云》響起,它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在那個瞬間,大家心有所感,傷心流淚可能不是因為劇情,而是因為在默默地跟自己的青春作別。
在“青春不散場——三十五中學導演見面會”的結尾,王潮歌以老師的身份為在場的學生留作業。她說,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第三十五中學的觀后感,大家一起共勉青春。(鄭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