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日产欧美,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拔節向上”的動能更加澎湃

“拔節向上”的動能更加澎湃

來源:光明網 2024-07-11 21: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成果集中亮相;在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應用自動駕駛、新型動能電池等前沿技術的新能源汽車盡展風采……

如今,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我國一大批民營企業脫穎而出、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正闊步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著力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注入強勁動力。

“拔節向上”的動能更加澎湃

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參展商在現場演示操作一款可自動駕駛的無人配送物流車。新華社發

指明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用于人工智能芯片測試的大電流板卡、柔性OLED面板前道檢測設備……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加強創新,深耕平板顯示、智能穿戴、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推出了一批自主研發的高科技產品。

建立非標智能制造裝備柔性裝配線,搭建汽車生產線工業大數據智能分析與診斷平臺……在汽車智能制造領域,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加強自主創新,產品業務覆蓋全球15個國家,海外出口占比達70%。

一項項新技術、新成果的研發應用,彰顯著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活力;一家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涌現成長,展現著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力。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蹄疾步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進一步豐富了“兩個毫不動搖”內涵。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地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一系列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舉措,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進一步增強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

一組組數據折射著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充分迸發——

規模實力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占全國企業總量由79.4%提高至92.3%,個體工商戶由4000余萬戶增加至1.24億戶;入圍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由6家增加至36家。

創新水平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2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從2.8萬家增長至35.9萬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0.9%;累計培育“小巨人”企業1.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5萬家。

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1.1%,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長至50%以上。2019年開始,民營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是我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主任肖新建表示,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總體上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產業轉型升級加快。

“隨著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民營經濟運行呈現新的特點和亮點。”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一方面,民營企業扎根生長的巨大潛力進一步釋放,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從不起眼的“小不點”長成擔大任的“大塊頭”,涌現一批“小巨人”“隱形冠軍”甚至世界一流企業。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從模式創新、應用創新、集成創新開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勇闖創新“無人區”,創新主體地位日益顯著。

放下包袱,大膽發展。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定的政策讓廣大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堅定發展信心,繼續奮發作為。

“拔節向上”的動能更加澎湃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一組人形機器人在進行展示。新華社發

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民營經濟發展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加強金融服務,出臺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5條舉措;加大創新要素支持,探索對重大戰略項目、重點產業鏈和創新鏈實施創新資源協調配置……

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直面企業痛點、回應市場關切、消除后顧之憂。

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作為重點任務,提出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從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強化法治保障等七個方面部署31項支持措施。隨后,各地各部門一系列政策舉措密集出臺。

健全機制“疏堵點”——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最高檢發布《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全面履行檢察職能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助企紓困“強信心”——13個部門聯合開展“全國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加大對個體工商戶以及小微企業的支持;全國工商聯持續舉辦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峰會等品牌活動,在法治建設、轉型升級、對外合作等多方面服務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浙江在招投標領域推出“七個不準”,加快消除“玻璃門”“旋轉門”“卷簾門”等隱性壁壘……

融資支持“解難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貴州、湖南、廣東、遼寧、內蒙古等地舉辦了多種形式的投融資對接活動,積極推介民間投資項目,引導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民營企業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表示,今天的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

改革,不斷破解著民營企業面臨的難點、堵點和痛點,澎湃著民營經濟“拔節向上”的動能。

“拔節向上”的動能更加澎湃

中國民用無人機完成全球首次珠峰6000米海拔物資運輸。新華社發

堅定轉型創新的信心

山東榮成,石島管理區修造船產業基地內一派繁忙,工人們緊鑼密鼓,抓緊維修、建造各類大型船舶。今年一季度,榮成市修造船企業出口船舶貨值4.9億元,同比增長33.6%。

“總的來看,民營企業在外貿領域勢頭正好、前景可期。”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公布了一季度我國外貿數據,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5.53萬億元,增長10.7%,占進出口總值的54.3%,從經營主體數量上看,每10家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企業,差不多有9家是民營企業。

近年來,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韌性持續顯現。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及調研報告顯示,我國民企500強整體規模持續增長,入圍門檻達到275.78億元,比上年增加12.11億元;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二產業入圍企業359家,較上年增加17家;科技創新也進一步增強,有414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于自主開發與研制。

迎難而上,主動轉型創新。當前,民營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占比超過80%。

“在這個時代,我們每一個企業都要增強信心,積極適應,尤其是中小企業要做好數字化轉型。”全國工商聯執委、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表示,目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推動生產力發展,并將重塑整個產業形態,積極擁抱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的必然選擇。同時,“民營經濟31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8條舉措”等政策支持,也讓民營企業家們能夠更加安心搞創新,全心全意發展企業,一起做大“蛋糕”,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民營企業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實踐者,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全國工商聯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湖南、浙江等地開展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調研組表示,目前,民營企業已經塑造了一批高端制造品牌,今后要持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我國產業鏈價值鏈加快向中高端攀升,不斷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民營經濟完全有條件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通過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轉型創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魏東說。

堅定信心,再續華章。高云龍表示,廣大民營企業要把握時代大勢,堅定發展信心,深刻領會黨中央深化改革、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充分認識到我國市場巨大的優勢和潛力,練好內功、穩健經營、守信合規、創新發展。同時,要扛起歷史責任,緊扣發展脈搏,促進高水平開放和世界經濟繁榮。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11日 05版)

【責任編輯:邵冰琦】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
C財經客戶端 掃碼下載
Chinadaily-cn 中文網微信